现在是2024年3月13日晚上9点02分。
今天和 JT 一起参加幼儿园的春游活动(本来打算说“陪”孩子春游,但想到这件事并不是我在付出,而是我俩共同受益的经历,于是把“陪”改成了“和”),累了一天,孩子睡的早,我坐在电脑前,开始阅读。
刚刚读到第一篇,Seth Godin 写的一则与营销有关的博客,到了末尾,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why the fxxk 我要读这些东西(此处真实还原了我的内心独白)?”
紧接着,我就想到了答案。它是我收藏的一个德语单词:umwelt(今天的博客,起手有点长,偶尔写点毫不相干的铺垫也未尝不可)。
我的笔记里,对于 umwelt 有如下一段注解。
"Umwelt" 是德语词汇,翻译为英语是 "environment"。然而,在生物学和行为科学中,"Umwelt" 通常用来指代一个生物体的“主观世界”或“感知世界”。这个概念强调了每个生物体基于其感知和感知能力所构建的独特环境。因此,不同种类的生物拥有不同的 "Umwelt",即它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因物种而异。
在这个背景下,"Umwelt" 不仅仅是指生物所处的物理环境,还包括它们的感觉、感知和行为模式。这个概念强调了生物体如何通过感知选择性地构建和理解其环境,而不是简单地对客观世界做出被动的反应。
Umwelt(主观世界)与阅读有什么关系?相信你已经猜到了。阅读是我们构建主观世界的方式之一。那么,还有什么其他的,构建主观世界的方式呢?当然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但不限于父母师长的教诲、同辈人的经历、以及自己吃的亏犯的错。
如果我们对环境的理解和认知,仅仅来自书本之外的经验,尽管它是贴近我们的现实环境和时代潮流,尽管它给出我们适应当下生活的指引,但这样“主观世界”是趋同的,局限的。趋同因为我们只从当下和周围的人学习,局限因为我们不能跳出时代和地域的限制。
这样看来,阅读是补完我们“主观世界”必不可少的方式。当我们阅读老子、柏拉图时,我们跳出了时空的限制,当我们阅读当下大洋彼岸同龄人的博客时,我们跳出了地域的限制。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我为什么要阅读?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主观世界(抱歉,只能用“好”这么笼统的形容词)。
在“主观世界”这条笔记的下面,我还补充了一条叫做“微观文化(microculture)”的词条,它出自 William Gibson 在散文集(博客集) Distrust That Particular Flavor 里的一段话: